期刊文章
第 22 期
「權力與社會」一書的理論建構
THE THEORY - BUILDING DIMENSION OF "POWER AND SOCIETY"
作者 |
|
---|---|
期數 | 第 22 期 |
頁數 | 45303 |
出版日期 | 1990年(民國79年)6月 |
摘要
本書,是美國政治行為主義興起的重要標竿。政治行為主義者,崇信社會現象可以從事科學的經驗研究,政治現象亦然。惟他們認為科學理論應建立在經驗論上,而且必須具備嚴格的邏輯結構,故語言的邏輯分析,至為重要。拉斯威爾與卡布蘭( H.D. Lasswell and A.Kaplan )的此一著作,不僅在政治研究上,概念之澄清與製作,成就卓越,而且提出多項「通則」,無疑地,將政治研究科學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。 由於早期法制途徑的政治研究,使用的概念多模糊不清,以致概念所組成的陳述(statement)或命題,意義不夠明確,政治學界與其他學科彼此間,更因缺乏「概念共識」(conceptual consensus)而難以溝通。作者為糾正過去空泛龐大的巨型槪念之語意不清,少系統關聯的偏失,針對「人」、「觀念」與「團體」等「基層」概念,一一努力地界定其意含,尋求相互關係,再進而推演至「影響力」、「權力」等層次諸概念。其務實的態度,猶如同自然科學家。 在理論建構上,本書採取的途徑,包括:(一)以權力為中心概念。作者咸以權力為整個政治科學最基要的核心,更最需要加以界定。(二)以人的行為為分析單元。政治題材是個人,不是國家;人的行為遠較國家等概念明確具體。雖然庫克(T.I.Cook)認為人非木石,難以命題作眞切描述,欲客觀嚴謹地研究,不免侷限時窮,但本書立意佳善。(三)從運作面研討政治活動。本書旨在為政治活動找出可以運作解釋的概念,並以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。作者深信,先前的邏輯實徵主義(logical positivism)、運作主義(operationalism)與工具主義(instrumentalism)等綜合使用,可使研究工作達到直接觀察。(四)採取結構功能論和系統論途徑。本書研究權力之均衡與發展過程,同時,更注意維持政治系統均衡的要件,兼及決策考慮的項目與可能的結果。(五)建構理論性質的通則或定律。以定義來解說重要詞語(概念)。更以命題就定義和說明提出陳述。這些陳述頗具有定律的地位和性質。雖然多係趨勢性陳述,但其間有相當的連結關係,應可各自成為連結式理論。 雖然有:(一)人性及人的行為,以命題加以解釋,不可能達到如照相般客觀真確;(二)本書的各項界定與命題未必有關聯,而社會科學的規範又相當脆弱,政治硏究尚無法發展演繹的知識;(三)政治研究的範圍,因權力概念的使用與界定而過於寬廣等缺憾,初不影響本書為政治學發展樹立了新里程碑的時代意義。可以說,本書的若干瑕疵,正是政治學極待克服的困難之所在。所謂瑕不掩瑜。本書固提昇了政治研究的科學化,更反映出所應繼續努力的著力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