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刊文章

半總統制下總統的法案推動和影響之研究: 以蔡英文總統任期間的運作為例

A Study on the President's Advocacy and Influence on Legislative Bills under a Semi-Presidential System: The Case of the Tsai Ing-wen Administration

摘要

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總統在法案推動過程中的影響行為,並以蔡英文總統執政期間的實際案例為分析對象,進一步回應關於總統法案推動的理論觀點,並呈現半總統制體制下,總統權力在憲政實踐中的實際運作情況。與以往主要依賴行政院法案通過情況作為間接探測的研究方法不同,本文透過總統直接表達對法案的態度行為,進行實證檢驗,並創建了總統法案主導性(或介入)表達型態的分類,具體包括:宣達立法、推動指示、時效催促、定調拍板以及改變扭轉。此分類旨在更細緻地呈現總統在立法過程中的多面向影響力。

研究發現,首先,總統對法案的介入主要集中於其第一個任期,而在第二個任期則採取較為保守的立法策略,顯示其減少了對立法進程的直接干預。其次,從對法案的態度表達來看,最常見的方式是總統宣達政府法案的推動訊息,隨後是發出推動指示與提供指導意見,接著為強調立法時效的要求與催促。此外,還有一部分法案由總統拍板定案主導,但這些案件並未對既有法案內容進行實質性改動或扭轉。這些現象表明,蔡總統在法案推動過程中,通常採取的是具體且具有實質影響的行動,而非僅停留於形式上的象徵性表達。但本研究亦發現,儘管蔡總統對某些重要法案設有明確的期程要求,仍有部分法案未能按計畫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三讀通過,這反映出即使在一致政府的情況下,總統所關注的法案並不一定能如期立法。這一情況顯示,「總統法案」的性質、各政府機關的政策立場,以及議程設定等多重因素,都對法案的通過產生影響。

半總統制、法案、立法影響、蔡英文、一致政府